i生命微光攻略

i生命微光攻略

1、姜小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5年苏州医学院毕业博士生导医疗系本科毕业,分别于1987年、1995年于第二军医大学攻读肝胆外科硕士、博士。先后担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会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国外科年鉴编委,中国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杂志常务编委,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成功举办了2届全国胆道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及新进展学习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编专著两部《肿瘤外科手术图谱》《肝移植》,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

2、专业方向为胆道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和终末期胆道疾病的肝移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防治复发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国家863计划课题:一种新的循环肝癌细胞分离检测系统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3、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主任姜小清的门诊,可以说是胆道恶性肿瘤的“病友集中地”——每周五上午门诊的30多位患者中相当部分是肝门部胆管癌。许多患者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姜小清身上,希望姜医生能帮他们施行手术,或从他那里得到下一步治疗的方案。肝门部胆管癌其实不是一种常见病,它和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组成的这四大类肿瘤是胆道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种。

4、在我国,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只占3%。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危害不小——胆道恶性肿瘤的异质性强,预后极差,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小于5%。

5、最深的绝望中,往往蕴藏着希望。在姜小清带领的胆道外科团队的努力下,经过规范的手术和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了30%,目前已有患者术后安然存活超过20年。摘取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肝门部胆管癌是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左右二级肝管水平以下的肝门区胆管恶性肿瘤,占所有胆道恶性肿瘤的50%~70%。

i生命微光攻略

1、如不行任何治疗,其自然病程约为6个月。目前,根治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治疗措施。然而,这是一项让许多外科医师望而生畏的手术,在整个腹部外科中其难度和复杂程度都特别高,甚至超过了肝移植,所以经常被戏称为腹部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要完成摘取“明珠”这样的“瓷器活”,需要手里有过硬的“金刚钻”。

2、姜小清在这条路上,已经探索了数十年。他198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做过肿瘤外科医师、肝脏外科医师,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技术与能力。由于其扎实的外科基本功,1998年,吴孟超院士就把博士研究生刚毕业的姜小清安排在了胆道肿瘤的工作岗位上。专门从事胆道肿瘤工作的20余年来,姜小清每年实施肝胆系统手术700~800例,其中胆道恶性肿瘤手术超过300例,对复杂胆道肿瘤,尤其是在高难度的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处置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3、肝门部胆管癌卡在大血管和胆管中间,常常侵犯血管和肝脏,而且具有沿胆管纵向生长及侵犯周围血管神经的特性,所以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常常需要仔细剥离和清扫胆管和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脂肪、神经组织等,还需要切除一部分肝脏组织,有时还要切除一段血管并重建血管,所以实际上一台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会同时涉及胆道外科、肝脏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专业。但在姜小清的手术刀下,右肝动脉、门静脉、肝总动脉一根根清晰分明,表面没有一丝附着,连血管与血管的缝合处也几乎看不出痕迹。

4、“做到极致”对外科医师来说,既需要长久的锻炼,也需要天赋。但要想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些都必不可少。

5、除了“怎么切”以外,“什么时候切”也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难点。由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需要切除的右半肝是肝脏中体积较大的部分,一般会占到60%左右,如果直接切除,患者将可能面临极高的肝功能衰竭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姜小清团队采用“计划性肝切除”方法,利用肝脏自身强大的代偿功能,通过实施右侧门静脉栓塞手术,让将要切除的右侧肝脏缩小,同时左侧肝脏迅速长大,直至可以支持右半肝切除后的肝功能时,再进行手术。在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要求下,姜小清团队逐渐走出了一条肝门部胆管癌的精准外科治疗之路。

  • 声明:本文由游戏快解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