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混怎么玩

游戏混怎么玩

1、需要教师具备观察并适时介入指导游戏的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生活的认识的客观反映,但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对真实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观察与倾听的重要性,教师的一切准备工作与游戏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幼儿观察与了解的基础之上。

2、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虽然对角色游戏很感兴趣,也喜欢模仿成人,但在游戏中常常重复操作和机械摆弄玩具,表现在游戏中的合作性水平较低,角色意识较弱。比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的游戏,可在玩游戏的时候常常会缺乏角色意识,经常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扰,特别是当幼儿间出现想获得某一件他们共同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一味投入到争夺东西中去。

3、教师发现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做好娃娃的爸爸和妈妈”“爸爸该做些什么事,妈妈可以做些什么事”“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爸爸妈妈相亲相爱能不能抢东西”等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角色意识。还可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丰富“生活中的爸爸妈妈”等相关生活经验,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增加各种角色的道具,如妈妈的项链、爸爸的领带、爷爷的眼镜、奶奶的头巾、宝宝的小帽子、医生的白大褂、厨师的帽子等,同时还可为游戏增加各类角色的胸牌,借助这些显性的道具和提示帮助幼儿建立角色意识。在混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发生许多有趣的游戏情节,也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使得游戏无法进一步开展,这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4、例如,在娃娃家里,幼儿模仿妈妈照顾宝宝的样子。一般幼儿会认为烧饭是妈妈的事情,所以当“妈妈”提出“我是妈妈,你是姐姐,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姐姐到厨房里煮饭好吗”时,“姐姐”不愿意了:“我不会呀,烧饭应该是妈妈做的。

5、”“妈妈”生气地说:“我现在没空,我要给宝宝穿衣服,那等爸爸回来再煮饭吧。”而此时扮演“爸爸”的幼儿正好到超市买东西不在家,就这样,游戏中产生了矛盾和问题,妈妈和姐姐都生气了,游戏进入到僵持状态。

游戏混怎么玩

1、教师观察到这一情况,走过来敲门:“我来做客啦。你们好,我好饿啊,你们家有什么好吃的招待我吗。

2、”“妈妈”和“姐姐”一开始愣在那里,后来“姐姐”反应过来马上招待“客人”坐下。“妈妈”这时也停止发脾气,来到厨房拿出饮料和苹果,递给“客人”,请“客人”吃,并礼貌地说:“请喝鲜榨的橙汁,还有这些苹果很甜,很新鲜”“客人”笑着接过,说:“啊呜,啊呜,真好吃,你们也一起来吃吧。”“客人”请“妈妈”和“姐姐”也坐下,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品尝”苹果。

3、小班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与行为表现,合理地介入,适时进行游戏指导,使幼儿更容易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帮助幼儿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职责,帮助他们积极地参与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发展交往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评价与推进游戏的能力。当游戏结束时,幼儿们有的尽兴满足,有的意犹未尽。教师可针对当天的游戏情况,组织幼儿一起坐下来回忆、交流和分享,巩固游戏中获得的情绪体验、知识经验和能力。

4、同时教师应把握好角色游戏中的评价环节,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探索发现、学习与解决问题,推动游戏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促进幼儿多元能力的发展。如何才能组织好角色游戏中的交流分享环节呢。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进行了点评,表扬了会收拾玩具的幼儿,但却没有给幼儿发言的机会,且只针对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纪律要求,没有关注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经验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在交流分享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对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表现进行点评,给幼儿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互动分享,拓宽幼儿的思路,分享游戏的快乐,交流积累游戏经验,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5、如,在“新景超市”游戏结束后的讲评中,幼儿分享了“新景超市”生意太好的快乐,同时也提出“因为生意太好,顾客太多,超市的商品太混乱了,超市的服务员都没来得及整理货架上的物品,顾客把商品都买光了,最后货架上空空的没东西可卖”的情况。教师及时抓住契机,和幼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幼儿扩展出“新景可乐加工厂”“新景快递店”“新景废品回收店”等主题,并学会各主题游戏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提升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又如,在“新景海鲜大酒楼”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角色意识面临着考验,游戏不仅要求他们要坚持扮演同一个岗位角色,同时需要面对和接待络绎不绝的客人,幼儿玩了一段时间后就明显感觉无法坚持下去,还感觉很疲惫。

  • 声明:本文由游戏快解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qq.com